近期,陆昊部长等部领导对做好土地督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批示和指示,强调督察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有问题没发现是渎职,并提出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部领导的批示指示,为我们做好当前土地督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中央针对地方土地管理领域存在突出问题,为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的监督做出的重大决定,主要目的是推动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因此,土地督察机构也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地方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来开展督察,促进地方规范管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建立土地督察制度的初衷,也是土地督察机构安身立命和发展壮大的根本。
以问题为导向,首先要提高问题发现能力
及时准确发现问题是做好督察工作的基础。从近年来督察实践来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是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渠道。通过土地管理各类现状、规划、审批、卫星影像等矢量数据的分析比对,批量发现问题线索,有效破解了督察机构人员少、督察地域广、督察任务重的矛盾。如广州督察局现有督察区域内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图形数据11大类、86个图层,数据量超过30TB,明确了20多种常见违法违规问题类型的比对路径,探索形成了从数据预处理到批量比对分析、下发举证等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每年能通过系统比对分析发现疑似问题线索1万余个,有力支撑督察工作的开展。部开展的全天候卫星遥感监测、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都可以和土地督察工作加强协同,相互支撑。
实地督察是发现问题线索的有力举措。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完全代替实地督察的作用,对相关档案资料和用地现场的实地督察,也非常重要。对于违规以地抵押融资、违规出台政策文件等问题,无法通过分析比对方式发现,需要通过全面核查地方相关档案资料,来发现问题线索。对于涉及违法用地拆除、永久基本农田复耕、闲置土地处置等方面的问题,要加强现场核查来进一步确认问题。
信访举报是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方式。地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往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群众信访举报线索的受理和分析,能够很好地扩大问题线索来源。2017年以来,广州督察局收到的信访举报大幅增加,全年办理来信来访245件,同比增加68%;接待群众来访104批324人次,同比分别增加148%、197%,从中发现了一批重大问题线索。
以问题为导向,要强化问题整改
抓好整改,是提升督察效能的关键,必须动真碰硬,严肃纠正问题。
部署整改要突出重大问题。每年的督察都能发现大量问题,对此,不能认为督察发现问题越多越好,全部下发地方,而是要有所选择,着重抓住一些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典型问题部署整改。在督察文书撰写上,既要罗列问题,也要有适当的归纳分析,突出重点。对于地方的城市新区、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等政府关心的重大发展平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单列出来,不能简单分解归类到审批、供地、执法等各类业务板块的问题中,防止督察文书内容冗长、重点不清、专业术语过多,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圈阅后就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处理,督察效果就大打折扣。
推进整改要一抓到底。要压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对地方整改进度慢或工作滞后的,督促省级政府采取措施,及时约谈或问责。要严格整改标准,做到既处理事、又处理人,不能放水。要建立整改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做到整改一宗、销号一宗,确保不走过场。对于问题较为复杂、整改需要时间的,约定整改时限,定期开展整改不到位问题的“回头看”,确保对督察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起到“整改一宗、震慑一片”的效果。
抓好整改还要注重加强对外协作。建立督察成果移交移送机制,对于问题突出、严重违反纪律或法律的,向巡视、审计、监察、公安等机构移交移送。加强督察成果公开,对督察发现的重大问题、典型案件、整改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告,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作者:赖文浩)
请下载附件: